“上海國際集團40年發展史,就是一部與上海改革開放同呼吸、共奮進的奮斗史。”
今年是上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國際集團”)成立40周年。從1981年集團前身上海市投資信托公司(下稱“上投公司”)成立,到2000年集團組建設立;從信托投資到金融投資控股,再到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幾經磨礪,幾度轉身,上海國際集團始終堅持對標一流、追求卓越,取得累累碩果。
“上海國際集團40年發展史,就是一部與上海改革開放同呼吸、共奮進的奮斗史。”在慶祝上海國際集團成立40周年座談會上,與會嘉賓說。
翻開這部奮斗史,滿是拼搏與創新。無論是籌措海外資金、利用外資建設上海,還是深耕浦東開發開放;無論是設立萬國證券等上海最早一批地方金融機構,還是投資建設洋山深水港、磁懸浮列車等重大工程;無論是牽頭成立全國第一家以“科創中心”命名的上??苿撝行墓蓹嗤顿Y基金(下稱“上??苿摶?rdquo;),還是設立長三角協同優勢產業基金,上海國際集團都以黨建為引領,一以貫之發揮大型國有集團的主導作用,譜寫了一曲壯麗詩篇。
1981年上海市投資信托公司成立大會
如今,身處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置身“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不惑之年的上海國際集團多了一份信心,更多了一份底氣。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精神,以及上海市委書記李強提出的“在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方面有新探索、在服務重大國家戰略方面有新作為、在加強國企黨建方面有新成效”的要求,上海國際集團將牢記初心使命,久久為功,用自己的努力為上海落實“三大任務”、強化“四大功能”、建設“五個中心”與金融科技中心注入新動能。
勇立潮頭:擦亮上海改革開放的“對外窗口”
改革開放初期,上海涉外商務辦公樓極其緊缺,但外商對于建立辦事機構的渴望又極其強烈。為改善營商環境,在上海市政府的領導下,上投公司、錦江聯營成功牽手香港新鴻基集團,首次嘗試利用外資建設大樓。5天建造一層樓、22個月竣工一棟樓……1985年5月8日,上海市對外開放后第一幢現代化國際貿易辦公大樓聯誼大廈正式落成,“上海速度”創造奇跡,世界更是看到中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擁抱全球投資者的決心。
聯誼大廈落成當日,八方來賓饒有興致地登上27層,極目遠眺,感受著這座城市的生機勃勃。隨著時間的推移,上投公司參與服務建設的上海第一幢外商高級公寓雁蕩公寓,上海第一批五星級賓館花園飯店、靜安希爾頓酒店等陸續建成,與聯誼大廈一同形成強勁磁場,吸引了包括花旗銀行、ABB公司、三洋電機等諸多世界知名企業入駐上海,有力推動了上海經濟社會發展。
1986年,上投公司在日本東京發行250億日元武士債,這是上海金融機構首次在海外籌集資金,極大緩解了當時外匯資金不足的困境。此后,上投公司又在美國舊金山、德國漢堡、日本東京等地設立辦事處,為國內企業對接外商、外方企業尋找中國投資機會搭建橋梁。
1986年上海市投資信托公司成功發行的武士債券樣本,這是上海金融機構首次在海外籌資。
1990年4月5日,聯合國跨國公司中心將上投公司列入跨國公司行列。至此,我國大陸無跨國公司的狀況成為歷史。
一組數字值得關注。1981年至1992年,作為上海最早最具影響力的對外窗口,上投公司通過海外發債等方式累計籌集外資30多億美元,與100余家海外銀行建立代理行關系,參與投資組建60余家企業,促成40余家“三資”企業和80余家外商辦事處落戶上海。上海地鐵1號線、上海合流污水治理工程、虹橋機場候機樓擴建……在這些重大市政項目的籌建過程中,都有上投公司發揮招投標咨詢、進口代理等專業優勢,全心全意做好相關服務的身影。
浦東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張“王牌”。從蛙聲一片的稻田蛻變為高度現代化的世界城市標桿,浦東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最生動的實踐寫照。30多年前,利用亞洲開發銀行貸款,上投公司為南浦大橋工程采購關鍵材料與設備,并提供設計咨詢、國際招標代理等服務。1991年,南浦大橋順利通車,“一橋飛架浦江”為浦東經濟騰飛奠定交通基礎。
30多年來,南浦大橋見證了浦東的蝶變,也守望浦東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邁進。事實上,在浦東建設進程的初期,正是上投公司投資外高橋、金橋、陸家嘴3家開發公司,一舉激活浦東開發初期三大功能板塊。除此之外,作為發起人之一,參與設立上海第一家區域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并為其量身定制籌備成立方案。在上海國際集團的支持下,浦發銀行始終身處上海金融改革開放最前沿,以金融服務上海“五個中心”建設與浦東發展。
進入新時代,上海國際集團仍持續加碼服務對外開放。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在人民銀行和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上海國際集團作為主發起人成立國內目前唯一開展海外投資運作的人民幣國際投貸基金——賽領國際投資基金,在前沿科技、消費升級等領域開展跨境投資運作,成功投資商湯科技、Mobileye、Impossible Foods等海外項目,有近三分之一海外投資以人民幣為支付貨幣進行交易。
隨著國家新一輪金融開放政策落地,上海也被賦予新的任務,正致力于深入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增強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強化全球資源配置、科技創新策源、高端產業引領、開放樞紐門戶等四大功能,努力成為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新的機遇,需要新的作為才能牢牢把握。上海國際集團已在征程。
先行先試:當好上海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排頭兵”
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并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監管,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組建若干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的論斷,振聾發聵。
一個月后,上海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進一步深化上海國資改革促進企業發展的意見》,要求“建立公開透明規范的國資流動平臺”。建立國有資本運營平臺,成為撬動上海國資國企深化改革的一個重要支點。
作為地方改革先行者之一,從誕生伊始,上海國際集團的命運就與上海改革發展大局緊密相連。這一回,光榮的使命再一次交給了上海國際集團。沒有歷史經驗可供借鑒,沒有現成模式可供參考,上海國際集團邊研究、邊摸索,圍繞國資國企改革原則,研究制定集團改革發展方案,全面開展資產整合重組,累計盤活資產超過300億元,建成具有百億級運作能力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平臺,并持有60%市屬金融機構地方國有權益,是浦發銀行、國泰君安、上海農商銀行第一大股東。
2015年10月8日,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就錦江航運股權協議轉讓出具產權交易憑證,錦江航運正式注入上港集團,有效提升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影響力和市屬重點國有企業競爭力。這是上海國有資本運營的第一單,也是上海國際集團國資運營平臺搭建后的第一單。整個過程并沒有采用傳統的無償劃撥方式,而是通過專業中介機構進行資產評估定價,確定合理轉讓價格,這在市場上形成了良好反響。
2015年11月,繼上海國際集團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國際資管公司”)發行中票后,上海國際集團另一家子公司上海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下稱“國資經營公司”)成功發行30億5年期的公司債,成為本市首單大公募產品。在上海國際集團的運營下,子公司經營活力被迅速激活,其中,國際資管公司正推進由投資管理為主向投資管理、資產管理并重的業務轉型;上海上國投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積極探索市場化投資運作,主動投資能力不斷提升,盈利空間逐步釋放。
2018年3月,為促進金融控股公司健康發展,經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批準,上海國際集團成為全國首批5家金融控股公司監管試點之一。在人民銀行和市國資委的指導下,上海國際集團探索搭建金融控股管理體系,認真做好金控公司監管信息報送和統計試點,積極參與有關監管政策的研究完善,為國家探索建立金控公司監管體制提供了實踐借鑒。
去年,為進一步發揮國有創投企業在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作用,市國資委批準上海國際集團列入開展國有創投企業市場化運作試點的名單。經過研究,集團確定國資經營公司所屬國鑫創投組織開展試點工作,在公司治理決策機制、職業經理人、激勵約束、強制跟投機制等多個層面,積極探索創新改革。目前,國鑫創投正以直接投資為主,探索聯合投資模式,帶動社會資本共同投資金融科技產業,提升金融科技產業競爭力和集聚效應。
深化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放眼全球,國內外市場環境的改變與新一輪產業革命的到來,國資國企改革勢必面臨新的課題。40年服務重大戰略的積淀,磨礪出上海國際集團“鐵軍”敢于攻堅克難、勇于開拓創新的優良品質。面向未來,上海國際集團將進一步提升投資管理能力,完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奮力服務好國資國企改革發展。
創新驅動:凝聚金融服務科創的“上海力量”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后疫情時代,人們更加清晰地意識到“唯創新者勝”。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經濟發展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已成為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迫切要求。
金融是創新發展的重要支撐。20世紀80年代,上投公司就立足金融市場,以金融創新提升資本運營能力。中國首家股份制證券公司萬國證券、中國首批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華安基金、上海最早的中外合資金融機構聯合財務、上海首個境外上市共同基金滬光國際、上海首批人民幣共同基金金龍基金……從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到助力教育事業發展,從上海本地到輻射長三角區域,上投公司持續發力金融創新,創造眾多“第一”,點燃城市發展“新引擎”。
進入新時代,上海國際集團金融服務能級再次升級。聚焦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上海國際集團積極發揮金融國資平臺功能,參與投資建設上海保險交易所、上海票據交易所、跨境清算公司,助力完善上海金融要素市場?,F在,上海已成為全球金融要素市場最完備的城市之一。穩步提升的上海市場“輻射力”,正吸引越來越多高新技術企業落戶上海,而上海國際集團正以不凡的業績為這一偉大而美麗的新時代增添新的光彩。
2019年,繼“科創22條”“人才30條”之后,上海又發布“科改25條”,強調要加快建設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引導全社會投入科技創新。2020年5月1日,《上海市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條例》正式施行,重點以激發創新主體活力、增強創新策源能力、集聚創新要素、優化創新環境為主線,將上海建設成為創新主體活躍、創新人才集聚、創新能力突出、創新生態優良的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成為科技創新重要策源地、自主創新戰略高地和全球創新網絡重要樞紐。
依托產業基金常年發展經驗,上海國際集團迅速行動,旗下基金圍繞各自戰略主題百花齊放,帶動社會資本開展投資布局。上??苿摶鹑χС謬覄撔买寗影l展戰略與上??苿撝行慕ㄔO,成功與科創板對接,幫助更多一線創投機構準確理解新形勢新格局下科創板的戰略定位及相關審核要點。截至目前,已投資簽約子基金45只,基金投資組合中已上市企業達到35家,其中,中芯國際、心脈醫療、瀾起科技等18家企業已在科創板上市。在今年的第十五屆中國基金合伙人峰會上,上??苿摶饦s登清科“2021年中國股權投資市場機構有限合伙人30強”榜單。這也是上??苿摶鹱?017年成立以來連續第三年入選該榜單。
2021年5月,在上海國際集團的指導和支持下,上??苿摶鸲谡皆O立,將持續聚焦信息技術、生物醫藥、先進制造、環保新能源四大領域,積極構建市場領先的母基金生態體系,努力將上??苿摶鸫蛟斐蔀榫珳什蹲絻炐憧苿撈髽I的“超視距雷達”和“高靈敏探針”,通過發揮母基金“連接器”“加速器”“放大器”作用,持續助力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上??苿撝行慕ㄔO作出更大貢獻。
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上海國際集團還牽頭發起設立長三角協同優勢產業基金,以跨區域產業鏈合作促進區域協同創新,推動長三角地區加快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勢產業集群,增強長三角地區科創能力。截至2021年4月,長三角協同優勢產業基金已投資27只基金、直投項目22個,覆蓋386個底層項目。
如今,上海正加快推進金融科技中心建設。聚力金融創新,助力上海金融科技產業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2020年5月,上海國際集團倡議發起上海金融科技領域的第一個市級產業聯盟——上海金融科技產業聯盟,上海各金融要素市場、金融機構、科技企業、高校及科研院所等59家單位參與其中,實現上海金融科技領域要素的全覆蓋,金融服務科創能級更上層樓。
2020年上海金融科技產業聯盟成立。
一年來,上海金融科技產業聯盟成績斐然,不僅在上海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工作中發揮出積極作用,還與中國信通院合作,開設金融科技安全實驗室等重點實驗室,籌備設立面向行業應用與新興技術的專業委員會,促進金融科技成果轉化。同時,聯盟也與倫敦、新加坡等地積極開展交流合作,舉辦“上海金融科技國際高峰論壇”,進一步提升聯盟的學術影響力和國際化水平。2021年6月,上海國際集團還參與發起設立上海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推動數字貨幣應用研究。值得一提的是,預計今年年內,聯盟的物理載體——上海城創金融科技國際產業園中,又將揭牌一個嶄新的金融科技創新中心。
繼往開來: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2021年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從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中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從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堅定、更加自覺地牢記初心使命、開創美好未來。
初心不改,弦歌不輟,奮斗不止,腳步不停。篳路藍縷四十載,上海國際集團始終以黨建為引領,將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筑“根”強“魂”,凝聚起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力量。面向未來,上海國際集團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與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相結合,與深化集團改革發展、推進各項工作任務相結合,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強大工作動力,奮力開創改革發展更美好的未來。
2021年6月22日,中國共產黨上海市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十一次全體會議明確指出,要厚植“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上海城市精神和“開放、創新、包容”的上海城市品格,力求推動“五個中心”建設邁向新臺階,人民城市建設邁出新步伐,營造“人人參與軟實力建設”的濃厚氛圍,形成“人人都是軟實力”的生動局面。
貫徹落實市十一屆委員會第十一次全體會議精神,上海國際集團各基層黨支部也結合工作實際,以黨建為引領,以最富活力、最具創造性的青年群體為抓手,因地制宜開展具有各自特色的黨建活動。其中,國際資管公司下屬集團大廈黨支部立足社區,打造好“一條線、一道門、一扇窗”,獲得了群眾的交口稱贊;國資經營公司第三黨支部通過實施“金融資產管理+”黨建工作法,將黨建工作與風險防范、團隊建設有機融合,取得了突出效果;上國投資管黨支部建立了“紅橙藍金青”五彩黨建品牌,通過紅色專題教育和共建聯建活動,提升黨建工作活力。隨著上海國際集團基層黨建特色品牌逐漸形成,國資經營公司黨委“支部建在業務線上”、國際資管公司黨委“‘融’黨建”兩個黨建品牌,雙雙入選市國資委百家國企黨建品牌,為集團發展凝聚起蓬勃朝氣。
時間續寫下恢弘篇章,嶄新一頁正在掀開。40歲,意味著成熟,意味著知性,更意味著堅定。育新機,開新局,上海國際集團昂首闊步,砥礪前行在高質量發展的康莊大道上。下一步,上海國際集團將持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黨建賦能高質量發展,以服務國家戰略為根本任務,堅持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法治化導向,強化改革創新,加快轉型發展,全面推進以金融控股集團建設為引領、國有資本運營和投資管理雙輪驅動的發展戰略,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為上海全面提升城市軟實力、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作出更大貢獻。
COPYRIGHT 2005 SHANGHAI INTERNATIONAL GROUP CO..LTD 滬ICP備05020216號-1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3330號